棋牌游戏- 棋牌游戏平台- APP下载当前国际油价上涨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分析

2025-10-08

  棋牌游戏大全,棋牌游戏app,棋牌游戏平台,棋牌游戏赌博,棋牌娱乐,棋牌娱乐平台,棋牌论坛,棋牌,开元棋牌,棋牌游戏有哪些,斗地主,扑克游戏,麻将,德州扑克,牛牛,麻将糊了,掼蛋,炸金花,掼蛋技巧,掼蛋口诀,抢庄牛牛,十点半,龙虎斗,21点,贵阳捉鸡麻将,牌九

棋牌游戏- 棋牌游戏平台- 棋牌游戏APP下载当前国际油价上涨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分析

  近年来,国际石油价格一直呈现明显上升趋势,2006年WTI原油现货价格达66.05美元/桶,较2002年增长了1.52倍。而今年石油价格的上升势头更为猛烈,2007年10月30日WTI原油现货价格已突破90美元/桶大关。部分专家甚至认为,石油价格有可能在短期内突破100美元。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和工业原料,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国际石油价格的持续高企,必然会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国际商品,其价格的形成机制是十分复杂的。全球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地缘政治、季节性气候、库存、替代能源价格、生产成本等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石油价格产生影响。但各种因素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石油市场是一个全球性市场,石油现货价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所有交易者通过期货市场进行谈判所确定的。从这一角度分析,供求关系是石油价格的重要影响因素。所提及的影响油价波动的各种因素均可能通过改变石油的供求关系而对石油价格产生影响,如战争很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减少石油的供给,暖冬往往直接导致燃料油需求下降等等。第二,目前绝大部分石油商品通过期货市场进行交易,期货市场赋予了石油明显的资本性质。而对于资本品而言,其价格并非通过简单的供求关系决定,而取决于投资者对这一资产未来收益的判断。上述的各种因素也可能影响投资者对石油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进一步影响石油价格。如战争爆发初期供求关系并没有很大变化,但战争爆发这一事件本身将会使得投资者认为所持有的石油资产未来将有升值可能,从而使得油价在短期内大幅偏离其实际价值。第三,由于目前国际市场中的石油价格主要以美元计价,因此美元相对其他货币的汇率变动也会对石油价格有影响。

  从长期看,近年来全球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原油消费量也持续增加,原油供求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2006年全球每天消费的原油量已经较2001年高出了706万桶。虽然同期石油产量也同样大幅度增长,使得石油库存维持在正常水平,但全球石油资源的压力一直持续,储采比(反映石油未来生产潜力)的指标持续下降。在这一背景下,虽然石油资源短缺的情况并没有出现,供求关系仍能维持平衡,但石油价格对供求关系的波动敏感性很强,较小的供求波动可能会导致石油价格大幅度变动。

  目前国际原油现货价格主要由期货市场的价格决定。而石油期货价格不仅受实际供求关系影响,而且受期货市场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影响。因此当供求关系紧张,或石油主要产地政治局势紧张时,投机资金可以通过影响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加剧原油价格上涨。一般可以用非商业净多头这一指标来描述期货市场中的投机因素(计算方法为非商业多头减去非商业空头)。当非商业净多头为正时,说明市场中的投机性资金多看好油价上升,常常会推动油价大幅上涨;当非商业净多头为负时,说明市场中的投机性资金多看好油价下降,常常推动油价大幅下降。图1表明近年来非商业净多头和石油价格的相互关系。从图1中可以看到,在非商业净多头大幅上升的时期,油价一般都持续保持上升态势。特别在2005年之后,油价和非商业净多头之间的相似性非常明显。近期国际市场资金流动性明显加强,大量资金流入石油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石油价格的上涨。

  近年来,中东局势一直较为动荡。虽然第二次伊拉克战争已经结束,但美国和伊朗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战争阴影并未消除。而尼日利亚等国的国内局势也常常有不稳定的状况,这些地缘政治因素必然会影响石油价格。这种影响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日益紧张的地缘政治关系,特别是在爆发战争的情况下可能会直接影响石油的产量,从而推动价格上涨;另一方面,地缘冲突虽然对石油产量的影响并不大,但会影响投资者对未来石油供求关系的判断,给予投机资本炒作油价的空间。美国近日宣布对伊朗实施新的制裁措施,同时土伊两国边境危机关系也有所升级。在这一背景下,市场对中东地区油田生产及石油运输出现危机的担忧逐渐加强,加剧了油价的上涨。

  由于石油交易目前主要采取美元结算,因此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汇率的下降会导致石油贬值,从而推动石油价格上升。图2给出了美元对黄金(代表较为稳定的商品)近期比价的变化趋势。从图2中可以看出,近年来,美元对黄金的比价一直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一现象一方面迫使各石油出口商提高石油价格以保证实际利润,另一方面也加强了期货投资者石油价格将继续上升的预期。而近期,美元汇率也继续呈下降趋势,如2007年10月29日欧元对美元汇率一度升至1.4427,为欧元诞生以来新高。这一现象影响了原油的实际价值,刺激油价进一步走高。

  在当前国际油价持续高涨的情况下,可综合考虑石化企业的利益和下游用业的承受能力,适时适度掌握国内油价的调整节奏与幅度,避免国际油价暴涨直接冲击国内市场,通过逐步调整的方式来减缓或消化国际油价上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高油价所带来的潜在风险之一是通货膨胀。近期国际油价的飞涨和中国成品油价格的上调,使得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进一步增加。为保证社会经济的平稳运行,可以采取积极的物价调控措施,加强物价监管力度,防止价格传导效应和波及效应的产生。必要时采取限价措施,截断物价传导途径。

  利用石油期货交易来规避价格波动风险是国际上常用的一种手段,但是由于参与高端贸易的经验、能力尚不具备,很多国内石化企业只局限在初级、有限的贸易方式和手段,不能主动地应对石油价格变化。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给予那些有实力参与国际贸易竞争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更宽松的金融信用支持,使它们能够在可监管范围内发挥资金杠杆作用,更大范围地获取资源,参与全球定价活动。可以考虑在中资金融机构的协助下,凭借它们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丰富的经验、严密的风险监控系统、全球化的网络和专业的人才,并以这些机构作为在国际市场上买卖石油期货等衍生交易商品的窗口,不但能有效地规避风险,还能起到过滤企业买卖石油真实背景的屏蔽作用,保护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交易商业机密,使企业处于更主动、有利的地位。

  由于石油价格话语权事关国家的经济战略以及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各国的企业和机构正在通过各种方式来强化其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主导权,特别是强化其对石油价格的影响力。建立国内石油期货市场、培育国际化的区域性定价中心,能够带来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等高端要素,为中国大批中小石化企业参与全球贸易服务,使其能够主动避免或化解价格波动,使整个产业得到有序、健康发展,提高相关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尽管目前对我国是否应当建立石油期货市场存在一些争议,开展这项工作也有一定的风险,但是从期货市场本身的作用看,它是理想的风险规避场所,从长远看,有利于增强我国对国际石油定价的话语权,所以应尽早探索这条有效的路径。

  我国的能耗非常大,能源利用率很低,节能潜力巨大,因此要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取包括税收、政策引导等在内的各种手段来限制高能耗、大排量汽车的发展,鼓励开发混合燃料和其他可再生燃料的汽车。要尽快实施燃油税,多用油多缴税,以经济手段来提高企业和居民的节能意识,建立节约型社会。同时要不断改变能源结构,开发新的替代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在税收、价格、融资等方面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大力推动和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替代部分石油需求。

  提高抗风险能力是确保石油安全的基本手段。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石油依赖程度的不断加强,为应对油价波动造成的冲击,应加紧建立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体系,尤其要加快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建设步伐(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包括国家战略储备和企业及社会商业储备),这对防止突发事件导致进口石油供应中断,以及减缓国际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将起到重要作用。宜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开征专门的税种,或者发行专门的国债等手段,加快建设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增加国家石油战略储备规模;加强开展区域性的能源合作,利用周边国家的原油加工能力,分散原油进口风险;坚持走出去战略,在国际石油市场中争取更多的合作者,在实现双赢的同时维护我国的石油安全。

  我国是石油进口和消耗大国,不断攀升的石油价格对我国经济造成了多方面影响。从短期看,可能导致物价上涨的连锁反应,国内原油和成品油之间的价格扭曲程度加大等问题,加大了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和企业成本,并且不利于我国减排、降耗目标的实现。从长期看,将增加我国经济的运行成本,影响我国经济的运行效率,但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升级和节能技术的发展。此外,高油价也影响生物能源的发展,进而威胁粮食的稳定供应。

  过高的石油价格加大我国这个石油消费与进口大国在经济运行方面的成本,威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对石油的消费量大幅增加,也使得石油进口量不断增长,高涨的油价增加了我国的外汇开支。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预计,2007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将达到3.5亿吨,高于2006年3.4亿吨的年消费量。而2006年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接近50%,专家预计2007年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50%。由此估计,2007年油价每上涨10美元每桶,将会导致我国多支付120多亿美元。此外,油价的不断上涨,也引起与石油相关产品价格的上涨,加大了我国企业的生产成本,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直接给交通运输、冶金、轻工、石化、农业等相关产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加大了整体经济运行成本。据亚行估计,油价每上涨10美元,将会使亚洲新兴国家,尤其是石油进口大国的经济成长率削减0.6个百分点。而且,高油价对我国经济发展构成长期威胁,不利于经济稳定发展。

  由于石油在全球能源消费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基础能源消费中,全球石油所占比例最大,在2005年石油消费量占到总能源消费量的36.7%,高于第二位煤炭所占的26.6%。石油价格的上涨与持续高价位运行会由于能源的替代作用,提高整体能源的价格,进而传导到国内能源价格。而对我国而言,石油是仅次于煤炭的极其重要的能源,油价的上涨对我国经济也存在很大冲击。根据国家统计局能源数据计算,2005年国内基础能源消费中,石油消费量占到21.89%,虽然小于煤炭的72.86%,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持续过高的石油价格将会提高能源价格,增大企业生产运行成本与居民生活消费负担,这将会使得企业重视节能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节约能源,进而尽可能地降低企业运行成本,降低能源高价位运行对企业的冲击,提高企业的效率与竞争力。同时,高油价也会促使居民生活需要和采用节能技术,来减少高油价带来的生活成本的提高,而政府也将加大在这个方面的投入,来帮助降低居民生活负担,进而进一步促进节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此外,高油价将压缩企业利润空间,长远来看,将会使部分高耗能企业和行业退出市场,进而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降低国民产出的单位能耗。持续过高的石油价格使得部分效率低下的企业与产业将会在国内与国际竞争中失利,进而被市场淘汰。虽然短期内会引起经济发展与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但是也会使得我国在经济发展能耗的效率方面有所提高,降低单位GDP的能源消耗,进而提高了经济的效率,同时,这些企业与产业被推出市场,也会使国内产业结构发生调整,优化资源配置。

  目前高油价已使我国许多商品价格上涨,其中,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能源的煤炭价格也大幅上涨,提高了能源整体价格。据商务部10月31日消息,主要煤炭生产、集散、消费地区动力煤交易价格持续上涨,今年第四季度拉涨煤价的因素依然存在,后期煤炭价格仍有可能小幅上涨。而且,高油价对我国物价的影响已经显现出来,并使国内物价处于过高的水平。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不到3%,而8月份上升至6.5%,虽然9月份较上月略有下降,但也在6.2%的高位。而10月份CPI同比增长6.4%。此外,我国宣布11月1日起调高国内的汽油和柴油的价格约10%。这将导致月度CPI上升0.05个百分点,加剧物价调控难度。物价高水平的持续加大了居民生活负担,也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国际油价持续上涨,我国石油进口面临巨大压力。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所需的能源也不得不更多地依靠煤炭。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的比重在逐渐降低,到2002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中的比重下降为66.3%。但2003年以来由于经济增长导致对能源需求扩张过快。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仍然占最主要部分,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分别高达76%和68.9%,是世界上煤炭比重最高的国家。而且自今年起,我国各口岸煤炭进口激增,而出口则出现下降。据海关统计,今年1~8月份,我国共出口煤3353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9.8%;而同期煤炭进口估计在3500万吨左右,广西、浙江、江苏等重要口岸进口增长都在100%左右。我国已经由世界第一大煤炭出口国,向煤炭净进口国逐渐转变。煤炭消费的增长速度大于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07》显示,2006年,我国煤炭消费量较2005年增长了8.7%,占据全球煤炭消费增长的七成多。国际油价上涨,不仅直接带来我国石油、天然气价格的上涨,同时也引起煤炭等价格上涨,进一步刺激了煤炭的开采,导致许多小煤窑死灰复燃。同时,煤炭消费的增长和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我国减排和降耗的难度。2006年,我国单位能耗下降1.2%,距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单位能耗下降4%的目标相差很大,主要污染物排放不降反升。

  目前,我国成品油价格仍然由国家指导定价,而原油价格水平直接受国际原油价格影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价格监测表明,9月份,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影响,我国国内成品油资源仍然偏紧,国内外成品油价差继续扩大,国内成品油与原油价格倒挂加剧引发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对我国上游能源企业的利润,如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海油等上游生产企业来说,国际原油价格的高涨无疑会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而且也会带来高质量的现金流,有利于这些上市公司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形成良性循环。如近期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在四川盆地、环渤海等地的石油、天然气开采频频报喜就是最好的证明。但与此同时,高油价也加重了我国石油加工企业的生产成本。2001~2006年,价格因素导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资产利润率由23.1%提高到了45.1%,占工业总利润的比重接近20%,刺激了石油和煤炭等上游能源产品的开采。但是,同期我国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的亏损率也由0.31%增加到4.34%;下游各产业的利润比重由66% 左右下降到50% 以下。此外,2006年原材料价格购进指数上涨了6.0%,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仅上涨1.5%。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下游企业成本增加,而产品售价却难以相应跟进,于是,下游企业不得不更多地依赖规模扩张,不仅加剧了市场竞争的风险,更带来新的产能过剩隐患。而由此引起的下游企业的过度扩张不得不更多地依赖于国际市场,一旦外需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和稳定。

  目前越来越高的油价加速了全球生物能源的发展,影响农业种植结构,抬高粮食价格,同时也拉动了国内粮食价格,并影响国内农作物种植结构和粮食供需关系。生物能源一方面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另一方面也改变了农业种植结构,使得更多种粮用地被挤占或新土地被开发以生产生物能源原料,如甘蔗和玉米等,打破原来粮食供应均衡,进而提高粮食价格。其中,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粮食出口国,其发展以玉米为原料的生物能源生产,已使得玉米消费猛增和价格高涨,引起2006年底以来全球粮食价格的大幅上涨,使得玉米、小麦、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的价格升至历史高价位。这也带动了国内上半年的粮价上涨。

  而随着石油价格的高价位运行,对石油供给安全的担忧使得全球范围内生物能源技术蓬勃发展,全球农业种植结构与粮食供需关系发生变化。目前许多国家制定了政策与法规促进生物能源的发展,美国、巴西、欧盟等国家与组织均积极发展生物能源。其中,美国主要发展玉米生产乙醇作为替代能源。在生物能源生产方面,最大的粮食生产国美国生物能源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6年燃料乙醇产量达到49亿加仑(合1464万吨)。截止到2007年4月,美国已有118个生物燃料生产厂,生产能力为70亿加仑(合2091万吨)。同时,美国政府加大了在财政方面的支持力度。2005年能源法明确了燃料乙醇的补贴为51美分/加仑,生物柴油为1美元/加仑。另外,美国联邦政府为发展可再生能源提供了16亿美元的发展基金,21亿美元的纤维素乙醇发展专项担保贷款,5亿美元生物能源和生物产品研究补贴,5亿美元发展可再生能源体系和提高能源效率的补助资金。巴西与欧盟的生物能源也实现了较快发展。巴西采用甘蔗生产乙醇替代能源,而且巴西法律规定其国内汽油消费中车用燃料的25%为乙醇汽油,提高生物能源的使用范围。欧盟则主要发展生物柴油技术。例如,欧盟的目标是到2010年能源中的生物燃料掺混率达到5.75%,或者占到总用量的6.5%。各国生物能源的发展使得全球农业种植结构发生了改变,同时生物能源用作物的种植与消费也改变了粮食供需局面,使得粮食供给出现紧张局面,引起了粮食的价格持续走高,并使各种主要粮食的价格不断打破历史高价位。

  我国生物能源也实现了较快发展。财政部已启动对我国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发展的财税扶持政策。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规划,乙醇汽油到2010年将占我国汽油消费量的一半以上。目前,2005年,我国生产了102万吨燃料乙醇,仅次于巴西、美国。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巴西、美国之后第三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国和应用国。2006年,我国燃料乙醇的生产达到144万吨,按照1:3.3比例计算,大概消耗玉米475万吨。根据我国《生物燃料乙醇及车用乙醇汽油“十一五”发展专项规划》,“十一五”期间,我国将生产600万吨生物液态燃料,其中燃料乙醇500万吨,生物柴油100万吨;到2020年,生产2000万吨生物液态燃料,其中燃料乙醇1500万吨。同时,科技部也将在“十一五”期间投入1.5亿元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农林生物质工程”,进行以生物质能源与生物质化工为主的研发,为生物质能源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国内生物能源的快速发展将会影响农业种植结构,进而影响粮食供给安全。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客服热线: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QQ:1234567890

Copyright © 2018-2025 棋牌游戏- 棋牌游戏平台- 棋牌游戏APP下载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